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无论是新零售还是共享经济,今年似乎所有行业风口都指向同一个内质:个人消费场景的迭代与升级。

纵观整个信息技术革命,会发现经常有这样的趋势:新技术产生时以工业、军用和公用领域为突入口,但技术成熟的标志却以全面个人应用为入口。

而今天另外一个巨大的产业优势,很可能也将经历这个十分关键的过度,那就是个人金融与个人财务领域。

众所周知,国家层面一直在努力推进“普惠金融”事业的落地与发展,而金融科技(Fintech)则被视为普惠金融最好的实现形式与达成路径。

但就一个普通消费者而言,究竟如何才能走进个人金融科技的大潮当中呢?最近我注意到多家移动应用数据平台与数据机构的报告结果中,一个个人财务应用的位置非常高调的显露了出来,甚至成为行业第一引领了产业发展。那就是——随手记。

为何个人记账式应用能够得到如此高速的发展?记账场景与泛未来金融市场又有怎样的关系。今天我们就剖析下随手记,看看金融科技的未来之路。

【时代场景更迭,智能财务应用成为刚需】

今天,我们每个人与金融服务的关系在无限被拉近。传统意义上,一般民众会认为金融更多是银行的事情,个人与金融体系的交互比较少。而所谓的投资理财,也更多是房产这类的资本投入。

但随着时代脚步的推移和经济整体形势的改变,金融这个词的定义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股票、基金、理财产品和海外资产,都成为了普通人财富管理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乃至于各种各样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和移动支付管理,就让日常金融这个命题变得更加复杂起来。

这种变化,催生了人们对于金融、财富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需求不断上升。但市场上能够快速、便捷支撑财务管理需求的移动应用却少之又少。

尤其提供高度智能化、多元集成化服务的个人财务管理工具,更是长期处在稀缺的空白窗口中。于是就有了随手记的快速上升期。

根据Analysys易观发布的《中国记账理财APP移动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7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记账理财APP品类的季度活跃总数继续保持增长,在排名靠前的10家记账理财产品中,随手记以1542.1万活跃用户量的明显优势高居榜首,活跃用户在千万量级水平持续增长,活跃用户增长规模达411.6万人,增幅高达36.41%。

这样抢眼的数据背后,是智能财务应用被市场认可的价值体现。而同时也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就是记账类智能财务应用为何会快速发展?我认为,这种发展映射出的深层规律,在于“记账”场景带来的智能应用延展性。

【做金融场景需要内外兼修:随手记的场景化生长】

我经常说,一个良性的互联网产品,必须做到内外兼修。内功是你的技术、产品和使用价值,不能给用户不好体验的同时自欺欺人;而外功是市场、营销和品牌公关,这些东西保障了你的酒香不会烂在巷子里。内功决定了产品的高度,而外功决定了产品抵达的距离,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关系。

观察随手记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又一次印证了我的思考。

在市场与推广层面,随手记由于触碰的是“记账”这个人人需要,人人有用处的使用场景,所以用户的流量涌入非常轻松。而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创意营销和推广,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易观的报告,随手记是目前业内最大的个人金融流量入口,获客成本较低,且加大了营销推广活动力度。根植流量优势,今年随手记进行了“随手记年轻人消费数据报告及线下实物二维码”、“一亿元数钱大赛直播”等营销策略,面向公众强化了“随手记=记账+理财”的认知。

而回归产品价值与技术价值本身,随手记在产品应用上得到了众多行业人士的好评,用户粘度也被多种数据报告证明。尤其是通过记账场景进行个人智能财务服务的点面集成领域,随手记可说是进行了金融科技时代的全面进化。

根据了解,随手记基于大数据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正在不断探索个人理财和个人金融的结合点,通过与传统金融链条的广泛合作已形成了理财、贷款、办卡超市、在线证券开户以及在线保险销售为主的五大金融业务体系。

这些金融科技化的集成,给随手记带来了全面的增长潜力和用户价值供给能力。在App Annie发布的《亚太区金融应用报告》中提到,金融应用的使用量领跑全球。在由交易类和投资应用主导的中国市场,随手记作为个人财务类App的代表产品表现抢眼,跻身2016年度中国热门金融科技App第三名,月活跃用户仅次于支付宝和同花顺。

由此可见,内外兼修的随手记正在引领一场新的金融科技变革。而其展示的未来入口,则带给行业更大想象空间。

【Fintech世界的入口:随手记的奇点效应】

我们一直在讲,互联网金融要变为科技金融。金融和财务服务,不能仅仅嫁接在网上就算完事,而是真正需要以金融科技来驱动金融普惠事业,达成所有经济参与个体的共同受益。

因为在本质上来说,更多的生产、存储和运转,代表的是普遍更大受益。而风险则是很大程度可以规避的。利用智能风控、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等解决手段,让风险被更好控制,利益被最大化普及,才是未来金融的真正价值所在。

但是技术的疏导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尤其在于金融这种相对隐性的价值转换体系中, 技术带来的服务红利往往需要时间来进入大众层面。

而且金融科技的算法、平台化和疯狂优势,往往相对难以被普通用户感知到,更加难以形成使用习惯。在技术不断成熟的金融科技产业中,如何进入大众成为了重点和难点。

随手记的金融科技优势正切合这个痛点。记账和通过记账达成的财务管理,是日常生活中的高频需求,但这个场景恰恰又是可以通过技术来高度改善的。通过随手记的智能管理、风险控制和多元集成功能,普通用户可以在极低的成本下使用金融科技,感知普惠金融带来的便利与舒适。

而与用户建立信任与深度契合之后的随手记,又可以成为金融科技爆发与大众化的平台。在未来的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成为重要一员与价值链耦合。

随手记的用户势能与科技势能双向冲击下,一个新的金融科技奇点正在酝酿。

王冠雄,著名观察家,中国十大自媒体(见各大权威榜单)。主持和参与4次IPO,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教练。每日一篇深度文章,发布于微信、微博、搜索引擎,各大门户、科技博客等近30个主流平台,覆盖400万中国核心商业、科技人群。为金融时报、福布斯等世界级媒体撰稿人,观点被媒体广泛转载引用,影响力极大,详情可百度。


上一篇: 废钢产业关乎经济命脉,大河特种钢铁打造智能+环保转型之道
下一篇:京东家电交618成绩单,购物节如何刺激传统厂商的荷尔蒙?

评论

Comments are closed.